民营经济大省山东,如何续行进阶之路?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中国民企网讯
2025年前2个月,山东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值372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至75%,贡献了全省85.6%的进出口增量。
这组数据,彰显出民营企业外贸发展“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更展现出山东民营经济大省的特质。
深入今年前2个月这组数据背后,能清晰体会到山东民营经济的“硬核”实力:数据显示,山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1.7%的GDP、63.5%的投资、75%的外贸总额以及80%以上的就业岗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400万户。
可以说,“十四五”以来,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0.5个百分点,扛起 “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放眼全国,但凡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区域经济一定发展得好。甚至有观点指出,民营经济是决定于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强大的最关键因素。
于山东而言,民营经济好,山东才会更好。山东民营经济不但撑起山东的“半壁江山”,更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齐鲁大地上,山东民营企业创新创造的干劲和活力激荡起时代的强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山东有50家入选;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领跑全国;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95%由民营企业牵头实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无论是全球首发12英寸碳化硅衬底、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还是打破国外垄断的高强高模碳纤维材料……这些来自山东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生动彰显全省民营经济的澎湃发展势头。而这背后,则是山东聚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年谋划。
若把时间轴拉长,便会发现,山东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最大决心、最高规格、最强措施支持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山东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无论是把创优环境、健全制度作为治本之策,还是把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关键抓手,抑或是把数实融合、强化赋能作为重要内容,山东持续推出的一系列措施瞄准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力求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发展“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化得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近年来,山东稳步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政务服务质量,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这背后,是让民营企业充分享受到政务服务改革红利的恒心。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机制改革”,推出包括健全民间投资常态化推介机制、完善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快培育更多领航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等一揽子具体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优环境、更好条件。
细微之处见风范。这些具体举措,彰显出山东誓要当好民营企业坚强后盾的决心,更有着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的深度考量。
民营经济“稳”,则经济全局“稳”;民营经济“活”,则经济全局“活”。眼下的山东,既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创资源,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开放的区位优势,更有越来越优的营商环境……相信在这样一片沃土上,民营经济定大有可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cnminqi.com/shandongsheng/2025-03-31/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