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202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武汉论坛赋能中国绿色发展

cnminqi 湖北省 2024-10-29 00:58:4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中国民企网讯

培养生态经济专业人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10月25日—27日,“202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武汉论坛”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此次论坛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邀请来自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200余名专家学者,就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展开深入研讨,深入交流前沿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

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承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共同协办。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平行论坛等多个环节,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乡村振兴等多个核心议题。其中,大会开设平行论坛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六大主题。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长郑军教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杨鲜兰教授先后致开幕辞,强调了生态经济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此次论坛旨在响应党中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号召,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郑军指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始终构筑教育情怀,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潜心教育、培根固本,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汇聚起国内外一流研究力量,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湖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新平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李怀政教授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春秀,郑军,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副校长、内蒙古生态经济研究会会长金良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湖北大学商学院胡芬教授分别作精彩报告。

郑军以“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为题,提出了要从“国之大者、民之关切”中找到绿色发展为研究目标,从“小切口、大课题”中找到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思维、新质要求”中找到数字经济为研究路径。

“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之间产生空间错位。”郑军以长江流域水电站为例分析,乌东德水电站和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跨越1800多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一滴水沿长江而下,实现了“一滴水发6次电”。截至目前,乌东德已累计发电1500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5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2亿吨。通过特高压和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乌东德水电站持续将清洁绿色电源输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

他表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石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副校长金良教授在 “半农半牧区生态宜居与农牧民可持续生计”主旨报告中指出,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业发展之间独具平衡优势,蕴含巨大潜力。面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背景,如何有效促进该区域的生态宜居建设,实现农牧民的可持续生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金良认为,应坚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宜居水平,拓宽市场机会、增强农牧民生计能力,并注重协调发展,以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往往容易使人和自然割裂,而中国的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提醒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古老的智慧融入到现代经济发展中,促使全球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湖北大学商学院胡芬教授在题为“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中表示,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它既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她强调,将生态经济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教育体系改革和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至关重要。

围绕六大主题开设平行论坛

本次论坛是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后的首次年会,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始终致力于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经济的经验教训,推动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相信本次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推动开创生态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局面,为生态经济、教育事业、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鲜兰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更多的创新思想和实践成果的产生。

10月26日下午,大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六大主题开设平行论坛,来自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0多所高校200余名专家学者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并展现了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10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元锋组织与会代表赴武汉东湖湿地开展理论成果转化及武汉生态经济建设实践调研,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新路径,加快培育助力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才智、提供良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nminqi.com/hubeisheng/2024-10-29/125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民企网

http://www.cnminqi.com/

统计代码 | 鲁ICP备18057742号-2

Powered By 民企网 民企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商企在线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