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迎来重磅政策 中央稳民企信号明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在多个部委密集召开民营企业座谈后,民营经济迎来重磅政策。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公布,《意见》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六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强调平等对待、合规经营、企业家精神。
在市场人士看来,过去一段时间,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受到了一定限制,虽然中央曾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但从目前民企的发展现状看,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尚未恢复。
“7月以来,中央各部委相继召开企业座谈会,要求各级政府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明针对民企的系统性纠偏工作已经开始,这有利于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发展。”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说。
力挺民营经济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税收上,2012年至2021年,民企占比从48%提升至59.6%。在就业上,2012年至2022年,规上私营工业企业吸纳就业占比从32.1%提高至48.3%。在数量上,2012年至2022年,民企数量占比从79.4%增长到93.3%。在外贸上,民企从2019年起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2022年占比达50.9%。
可以说,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民间投资增速的持续放缓。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仍占大头,但从增速上看,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个百分点。同时,低于1—5月的-0.1%,已是连续第2个月负增长。
这一结果和信达证券此前的调研相吻合。信达证券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民企经营面临利润低、投资少、预期弱等多重困难,这降低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由于民企集中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低于国企集中的大中型企业,因此,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民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表示,当前部分民营企业确实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问题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持悲观态度,表现为信心不足,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市场观察人士角度看,民营经济要发展,关键是要恢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而提振信心,首先要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并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狠抓落实工作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此次出台的《意见》在效果上可能类似2018年11月中央召开的首届民营企业座谈会。彼时,中国经济也处在重要发展节点,民企信心走弱。经此会议后,民营企业经营预期和市场信心得到了有效提振。
“相关部门和民营企业家的座谈正在成为预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重大政策出台前跟市场沟通的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强政策环境的可预测性,对恢复市场信心也有积极引导作用。”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主席团成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对民营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章元认为,恢复民企信心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好机制要起到好作用,要让民营企业敢讲话,敢讲真话;二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信贷约束、政企关系等都是深层次的,要敢于从制度甚至法律层面上做出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7月19日晚间时候,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加强对文件落实情况的动态跟踪,会同全国工商联定期开展意见实施情况调研,听取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意见,在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后续配套措施,防止政策举措在实施中变形走样。
对于民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建议,当前要加快研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基础性法律制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同时要夯实保护民营合法权益的司法环境,以高质效法律监督促进执法司法公正,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健全企业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错机制。
实地调研中,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对稳定民企预期也具有重要作用,对此,课题组建议,要坚持以政策治理企业让位于以法律来治理企业,全力确保政策执行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政策大起大落,特别是在政府管控标准、财政资金投入、税费政策优惠等方面保持稳定,要让广大民营企业敢于作出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决策安排。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nminqi.com/cygs/2024-01-15/562.html